
在汽车与摩托车的研发及生产过程中,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。而高低温试验装置,作为模拟复杂温度环境的核心设备,正为汽摩产品可靠性加上的 “双保险"。
模拟恶劣高温,暴露潜在隐患
在炎热的沙漠地区,地表温度常常飙升至 60℃以上,汽车发动机舱内温度更是可达 120℃ - 150℃ 。对于摩托车而言,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行驶,发动机周边部件同样承受着酷热煎熬。高低温试验装置能够精准模拟这类恶劣高温场景,最高温度可达 150℃甚至更高。
在这样的高温模拟环境中,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成为重点检测对象。电子元件如微处理器、传感器等,在高温下极易出现电路故障。以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(ECU)为例,高温可能导致其内部芯片的信号传输延迟或错误,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喷油、点火等关键控制环节。通过高低温试验装置,研发人员能够提前发现这些潜在隐患,对电子元件的散热设计、电路布局进行优化,确保在实际高温环境下,ECU 能稳定、精准地控制发动机运行。
对于摩托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,高温试验也至关重要。试验装置模拟高温工况下,可检测散热器的散热效率、冷却液的沸点稳定性等。若散热系统在模拟高温中表现不佳,导致发动机过热,研发人员可针对性地加大散热器尺寸、改进冷却液配方,提升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挑战极寒低温,强化产品耐寒性能
在寒冷的北极地区,气温可低至 - 50℃甚至更低,这对汽摩产品是巨大考验。高低温试验装置能轻松模拟 - 40℃至 - 60℃的低温环境,为汽摩产品的耐寒性能测试提供保障。
汽车的橡胶密封件在低温下会变脆、失去柔韧性,导致车门、车窗密封不严,车内出现漏风、进水等问题。在低温试验装置中,橡胶密封件经历低温考验,研发人员能直观观察其性能变化,从而选用耐寒性更好的橡胶材料,或对橡胶进行特殊配方改进,增强其在低温下的柔韧性与密封性。
汽车电池和摩托车电瓶在低温下的放电性能也会大幅下降。通过低温试验,可检测电池在不同低温环境下的容量衰减情况、启动性能等。针对测试结果,研发人员可优化电池的电解液配方、改进电池的保温结构,确保在寒冷天气下,车辆能够顺利启动,电气系统正常运行。
高低温循环,模拟真实复杂工况
汽摩产品在实际使用中,往往要经历温度的剧烈变化,如从寒冷的清晨驶入温暖的室内停车场,或从凉爽的山区进入炎热的山谷。
高低温试验装置的高低温循环功能,模拟这一真实复杂工况。
试验装置按照预设程序,在高温与低温之间快速切换,模拟汽摩产品在一天内、一季中甚至不同地域行驶时遭遇的温度变化。在这种循环测试中,产品的材料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问题被充分暴露。例如,汽车车身的金属焊接部位,在高低温循环下,可能因热应力导致焊缝开裂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检测与分析,汽车制造商可改进焊接工艺、优化车身结构设计,提高车身整体的抗疲劳性能与可靠性。
对于摩托车的塑料外壳,高低温循环试验可检测其是否会因温度变化出现变形、开裂等情况。根据测试结果,摩托车厂商可选用更具韧性、耐候性更好的塑料材料,确保外壳在各种温度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外观与防护性能。
高低温试验装置通过模拟恶劣高温、低温以及高低温循环环境,从多个维度为汽摩产品的可靠性加上 “双保险"。在汽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这种先进的测试手段正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,打造更可靠、更适应复杂环境的汽摩产品,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出行工具的需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