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日常清洁与维护技术规范
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作为模拟极限温湿度环境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汽车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品可靠性测试。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温湿度控制精度、测试数据稳定性及设备使用寿命。日常清洁不仅是维持试验室性能的基础,更是避免交叉污染、确保测试结果可重复性的关键环节。本文将系统阐述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的清洁要点、流程及注意事项,为设备的长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。
精度干扰:附着在温度传感器(如 Pt100 铂电阻)或湿度传感器(如电容式湿度计)表面的灰尘会导致测温滞后,而水汽残留可能引发湿度读数漂移,使实际温湿度与设定值偏差超过 ±0.5℃或 ±2% RH,影响测试数据准确性。
设备损耗:灰尘进入风道系统后,会堵塞蒸发器翅片或滤网,导致风量下降、制冷 / 制热效率降低,压缩机或加热器长期超负荷运行可能缩短其使用寿命;高湿环境下的污染物还可能加速腔体金属部件的锈蚀。
交叉污染:若前次测试样品为化学制品、油脂类物质,残留污染物可能通过挥发或接触污染后续测试样品(如电子元件、食品包装材料),导致测试结果失真。
清洁时机:每次测试结束后(尤其是样品存在碎屑、液体泄漏时),或累计运行 100 小时后进行全面清洁。
工具与耗材:采用不掉毛的超细纤维布(避免纤维残留)、中性清洁剂(如 pH 值 7~8 的专用实验室清洁剂)、去离子水(防止水质过硬导致水垢);禁用强酸、强碱或含研磨剂的清洁剂(如钢丝球、砂纸),以免腐蚀腔体不锈钢内壁(通常为 304 或 316 不锈钢)。
操作步骤:
断电并等待腔体温度降至室温(避免高温下清洁导致人员烫伤或清洁剂挥发产生有害气体)。
用干布擦拭内壁与地面,清除表面浮尘;对于顽固污渍(如样品渗出的油脂),将中性清洁剂按 1:10 比例稀释后,用湿布蘸取擦拭,再用去离子水擦净残留清洁剂,最后用干布吸干水分(防止高湿环境下滋生霉菌)。
角落与接缝处(如腔体与门的密封条缝隙)需用软毛刷(如羊毛刷)清理,避免灰尘堆积。
空气滤网清洁:滤网通常位于进风口处,用于拦截大颗粒灰尘,建议每 20~30 小时清洁一次:
可拆卸滤网: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3MPa)从反面吹扫,去除表面灰尘;若滤网油污较多,可用中性清洁剂浸泡 1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,晾干后再安装(避免潮湿状态下滋生细菌)。
不可拆卸滤网:定期用吸尘器(带 HEPA 滤芯)吸除表面灰尘,累计使用 1000 小时后需更换新滤网(滤网堵塞会导致风压损失超过 10%,显著影响温湿度均匀性)。
蒸发器与加热器清洁:每半年进行一次深度清洁(需专业人员操作):
蒸发器翅片易因冷凝水与灰尘结合形成污垢,可用专用翅片清洁剂(如中性除垢剂)喷洒后,用低压水枪(压力≤0.2MPa)冲洗,确保翅片间无堵塞(翅片间距通常为 2~3mm,堵塞会导致换热效率下降 30% 以上)。
加热器表面若有灰尘堆积,可用干布蘸取酒精(75% 浓度)轻轻擦拭,去除可燃物(避免高温下引发异味或火灾)。
传感器清洁:每月用蘸有少量酒精(95% 浓度)的棉签轻轻擦拭传感器探头表面,去除油污与灰尘(酒精挥发快,可避免残留液体影响传感器响应速度);禁止直接用水冲洗或用硬物触碰探头(如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感湿膜极易受损)。
控制面板清洁:用干布擦拭按钮与显示屏,若有指纹或污渍,可蘸取少量去离子水擦拭后立即吸干,避免液体渗入内部电路导致短路。
样品架(通常为不锈钢格栅或托盘)每次使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,顽固污渍可用中性清洁剂处理,晾干后再放入腔体。
观察窗玻璃:用专用玻璃清洁剂(不含氨成分)擦拭,避免残留水痕影响观察清晰度;橡胶密封条需定期用干布擦拭,保持弹性(防止密封不严导致温湿度泄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