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模式振动模拟:覆盖正弦波、随机振动、扫频、倍频等多种振动类型,频率范围可从 0.5Hz 延伸至 2000Hz,加速度幅值根据设备规格可达 20g 至 100g 以上,满足不同家电产品的测试需求。
多维振动能力:新一代设备已实现六自由度振动,同步模拟上下、左右、旋转等多维扰动,较传统单轴设备测试真实性提升 4 倍,更贴近实际运输中的复杂受力状态。
环境耦合测试:支持 “振动 + 温湿度" 复合测试,温湿度范围可覆盖 - 40℃~90℃、10%-98% RH,满足高要求的家电运输环境模拟需求。
智能安全防护:配备样品固定力监测、台面位移超限报警及噪声抑制(≤75dB)三重防护机制,同时 AI 诊断模块可提前预判设备故障,降低测试过程中的二次损伤风险。

家电运输振动测试需遵循国际与国内双重标准,国际上主要采用 IEC 60068-2-6 标准,规定了产品应承受的振动条件与测试方法;国内对应标准为 GB/T 2423.56-2019,与 IEC 60068-2-64 标准等同。此外,针对不同运输场景还需参考 ISTA 3A、ISTA 3B 等专项标准,确保测试结果的合规。
测试准备阶段
样品预处理:选取代表性家电产品,按实际运输包装状态进行封装,确保内部配件与缓冲材料安装到位。
设备调试: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振动台类型(轻型家电选用电动式,大型家电如冰箱、洗衣机选用液压式),校准传感器精度,设定振动方向(单轴或多轴)。
参数设定:参考产品运输路线确定振动参数,如高速公路运输模拟采用 5-50Hz 低频持续振动,崎岖山路模拟采用 100-500Hz 高频随机冲击。
测试执行阶段
样品固定:将包装好的家电牢固固定在振动台台面,确保固定方式与实际运输一致,避免测试中发生位移或脱落。
过程监控:启动振动台后,实时记录振动频率、加速度、持续时间等参数,观察产品外观状态,重点监测是否出现外壳变形、异响等异常。
数据采集:通过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测试数据,生成振动曲线与数据报告,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。
结果评估阶段
外观检测:检查家电外壳是否有裂纹、变形,包装材料是否破损,缓冲结构是否移位。
功能测试:对家电进行通电运行,检测核心功能指标,如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、影音设备的音质画质、电机的运转稳定性等。
可靠性判定:根据测试标准,若产品无结构损伤、元件松动,且功能参数符合出厂标准,则判定为合格;反之需分析失效原因,优化产品设计或包装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