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PRODUCT CLASSIFICATION
更新时间:2025-11-13
浏览次数:12设备采用滤光片组合设计(如 UV-340 滤光片模拟户外暴晒、UV-313 滤光片模拟紫外线),配备自动水质净化系统避免灯管结垢,支持光照、黑暗交替循环模式,适配体外诊断设备外壳、医用监护仪显示屏、手术器械塑料部件等各类医疗器械的老化测试需求,可精准模拟医院室内光照、户外运输等不同场景的老化环境。

光照老化测试:irradiance 0.5W/m²@340nm,温度 63℃±3℃,湿度 50%±5% RH,测试周期 1000h,考核材料变色等级(≤3 级,灰度卡标准)、拉伸强度保留率(≥80%)及断裂伸长率变化(≤20% 衰减);
干湿循环老化:光照 10h(irradiance 0.71W/m²@340nm)+ 黑暗冷凝 14h,温度分别为 60℃、50℃,循环 50 次,评估材料耐水解性能与表面老化开裂风险。
全光谱老化测试:采用 Daylight 滤光片,irradiance 0.8W/m²@420nm,温度 70℃±2℃,湿度 65%±5% RH,测试周期 2000h,重点检测外壳涂层附着力(≥5B 级,划格法)、色差变化(ΔE≤2.0)及阻燃性能稳定性;
低温光照复合测试:光照阶段 irradiance 0.4W/m²@340nm(温度 50℃),黑暗阶段降温至 10℃,循环 30 次,验证设备外壳在温变 + 光照下的结构稳定性。

样品预处理:选取医疗器械关键部件(如外壳、显示屏面板)作为试样,清洁表面油污,标记测试区域,测量初始性能(如色差、厚度、力学强度);
设备调试:校准 irradiance 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,安装对应滤光片,设定光照强度、温度、湿度参数及循环程序,空载运行 1h 验证设备稳定性;
老化测试:将试样固定于样品架(避免遮挡光照),启动设备按设定程序运行,每 200h 取出试样检测外观变化,记录数据;
后处理检测:测试结束后,按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检测试样老化后性能(如高分子材料的耐溶剂性、电子设备外壳的绝缘电阻),对比初始数据评估老化程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