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在汽车传感器可靠性试验中的技术应用
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作为汽车传感器环境可靠性验证的核心设备,其核心技术特性围绕 “精准控温 + 快速切换" 设计:高温箱采用不锈钢加热管与热风循环系统,控温范围覆盖常温至 200℃,温度精度达 ±0.5℃,均匀度控制在 ±2℃内,可模拟发动机舱、排气管周边等高温场景;低温箱依托复叠式制冷系统(搭配 R404A 与 R23 制冷剂),实现 - 70℃至常温的控温,精度与均匀度同高温箱一致,适配北方冬季、高海拔极寒环境模拟。设备的转换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,转换时间可在 1s 至 30s 间调节,承载能力≤5kg 且定位精度达 ±1mm,能确保传感器在高低温箱间快速转移,减少温度损耗;信号采集系统配备 16 路通道,支持电压(0~10V)、电流(4~20mA)、电阻(0~10kΩ)等信号采集,采样频率 0.1Hz 至 1kHz 可调,可实时捕捉传感器在温度冲击过程中的输出变化;控制系统采用 PLC 编程,支持 50 至 1000 次循环次数设定,能自动完成升温、降温、报警等操作,实现试验全自动化运行。
设备的工作逻辑遵循 “预准备 - 高温暴露 - 温度冲击 - 低温暴露 - 循环" 的闭环流程:首先进入预准备阶段,高温箱升温至目标温度并稳定(波动≤±1℃),低温箱同步降温至目标温度并稳定;随后传感器转移至高温箱,停留 30min 至 2h,确保传感器整体达到热平衡状态;接着转换机构将传感器从高温箱快速转移至低温箱,转移时间严格控制在≤5s,完成温度冲击;之后传感器在低温箱停留至热平衡,再进入下一轮循环;当循环次数达到设定值后,设备自动停止运行,并生成包含温度曲线、传感器输出数据的试验报告。
对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(安装于前保险杠,额定工作温度 - 40℃~85℃),试验参数需结合其体积较大、对温度敏感性更高的特点调整:高温箱温度设定为 105℃(高于额定工作温度 20℃,模拟夏季暴晒环境),低温箱温度仍为 - 40℃(覆盖极寒地区使用场景),高低温停留时间延长至 90min / 次(雷达体积大,需更长时间达到热平衡),转换时间缩短至 3s(模拟车辆快速穿越温差较大的区域),循环次数增加至 500 次(等效 8 年使用周期),信号采集则聚焦探测距离(0.5m~200m)与探测角度(±60°),采样频率设为 0.5Hz,确保完整记录雷达核心性能指标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