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/ article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技术文章  -  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驱动汽车传感器试验:从设备特性到落地案例

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驱动汽车传感器试验:从设备特性到落地案例

更新时间:2025-10-15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5

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在汽车传感器可靠性试验中的技术应用

两箱式温度冲击检测箱作为汽车传感器环境可靠性验证的核心设备,其核心技术特性围绕 “精准控温 + 快速切换" 设计:高温箱采用不锈钢加热管与热风循环系统,控温范围覆盖常温至 200℃,温度精度达 ±0.5℃,均匀度控制在 ±2℃内,可模拟发动机舱、排气管周边等高温场景;低温箱依托复叠式制冷系统(搭配 R404A 与 R23 制冷剂),实现 - 70℃至常温的控温,精度与均匀度同高温箱一致,适配北方冬季、高海拔极寒环境模拟。设备的转换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,转换时间可在 1s 至 30s 间调节,承载能力≤5kg 且定位精度达 ±1mm,能确保传感器在高低温箱间快速转移,减少温度损耗;信号采集系统配备 16 路通道,支持电压(0~10V)、电流(4~20mA)、电阻(0~10kΩ)等信号采集,采样频率 0.1Hz 至 1kHz 可调,可实时捕捉传感器在温度冲击过程中的输出变化;控制系统采用 PLC 编程,支持 50 至 1000 次循环次数设定,能自动完成升温、降温、报警等操作,实现试验全自动化运行。

设备的工作逻辑遵循 “预准备 - 高温暴露 - 温度冲击 - 低温暴露 - 循环" 的闭环流程:首先进入预准备阶段,高温箱升温至目标温度并稳定(波动≤±1℃),低温箱同步降温至目标温度并稳定;随后传感器转移至高温箱,停留 30min 至 2h,确保传感器整体达到热平衡状态;接着转换机构将传感器从高温箱快速转移至低温箱,转移时间严格控制在≤5s,完成温度冲击;之后传感器在低温箱停留至热平衡,再进入下一轮循环;当循环次数达到设定值后,设备自动停止运行,并生成包含温度曲线、传感器输出数据的试验报告。

广皓天-两箱冲击箱-白底图-800×800-1 拷贝.jpg


二、汽车传感器温度冲击试验全流程
2.1 试验前准备工作
试验前需完成三项核心准备,确保试验数据可靠:样品筛选环节,选取 3~5 个同批次汽车传感器,先开展初始性能检测,检测项目包括精度、响应时间、输出线性度,剔除初始性能不合格的样品,避免初始缺陷影响试验结果;样品固定环节,严格采用与实车一致的安装方式,如螺纹固定或卡扣固定,同时使用陶瓷隔热支架固定传感器,防止金属夹具传导额外热量,导致传感器局部温度偏差;设备校准环节,采用精度 ±0.1℃的标准温度计,对高低温箱内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,同时用精度 ±0.5% 的示波器,校准信号采集模块的采集精度,确保温度监测与信号记录的准确性。
2.2 试验执行与参数控制
试验执行阶段需根据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与工作温度范围,针对性设定关键参数: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为例,其额定工作温度范围为 - 40℃~135℃,试验时高温箱温度设定为 150℃(高于额定工作温度 15℃,模拟高温环境),低温箱温度设定为 - 40℃(覆盖北方冬季极寒环境),高低温停留时间均设为 60min / 次(确保传感器内部温度与箱体温度一致),转换时间控制在≤5s(模拟车辆快速进入低温车库的温差切换场景),循环次数设定为 200 次(等效 5 年车辆使用周期的温度冲击次数),信号采集频率设为 1Hz(实时监测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趋势)。

对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(安装于前保险杠,额定工作温度 - 40℃~85℃),试验参数需结合其体积较大、对温度敏感性更高的特点调整:高温箱温度设定为 105℃(高于额定工作温度 20℃,模拟夏季暴晒环境),低温箱温度仍为 - 40℃(覆盖极寒地区使用场景),高低温停留时间延长至 90min / 次(雷达体积大,需更长时间达到热平衡),转换时间缩短至 3s(模拟车辆快速穿越温差较大的区域),循环次数增加至 500 次(等效 8 年使用周期),信号采集则聚焦探测距离(0.5m~200m)与探测角度(±60°),采样频率设为 0.5Hz,确保完整记录雷达核心性能指标的变化。

广皓天-两箱冲击箱-白底图-800×800-5 拷贝.jpg


2.3 试验后检测与可靠性判定
试验结束后,需通过三项核心检测判定传感器可靠性:外观检测方面,仔细检查传感器封装是否存在开裂、引脚是否锈蚀、外壳是否变形,无可见损伤为外观合格;性能检测方面,分别在 25℃(常温)、85℃(高温)、-40℃(低温)三个温度点,测试传感器的输出精度,要求精度偏差≤±2%;稳定性检测方面,将传感器在常温环境下放置 24h,再次测试其性能参数,要求参数变化量≤1% 且无漂移现象。三项检测均达标时,判定传感器通过温度冲击可靠性验证;任一检测项目不达标,则判定为失效,需分析失效原因并优化传感器设计或工艺。


  • 企业名称:

    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  86-0769-81085066

  • 公司地址:

   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平中信路 101号1号楼102室

  • 企业邮箱:

    15876446198@163.com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广东皓天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233531号

技术支持:智能制造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