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车记录仪在户外暴晒中,紫外线(UV-A 主导老化、UV-B 加剧损伤)易引发屏幕泛黄、外壳脆化、录像模块失效,直接缩短使用寿命。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箱通过精准模拟 315-400nm 户外紫外光谱,结合 “照射 - 冷凝" 交替循环,将 3 年户外老化压缩至 60 天,快速定位行车记录仪耐紫外薄弱点,为材质升级与结构优化提供数据依据,保障其户外稳定运行。

一、设备核心适配设计
针对行车记录仪(常规尺寸 250mm×120mm×80mm),试验箱采用 UVA-340 灯管(匹配户外 UV-A 波段占比,辐照强度 0.6-1.2W/m²,精度 ±0.03W/m²),避免非自然波段过度损伤。温湿循环控制为 “10h 紫外照射(55℃±1℃)+4h 冷凝(45℃±1℃/92% RH±3% RH)",贴合昼夜温差与露水环境。内胆用 304 不锈钢(抗紫外氧化),配备高透石英窗(紫外透过率≥92%),预留双路电源接口(主供电 + 备用)与视频采集端口,确保测试中记录仪持续录像且数据不中断。
二、场景化测试方案
2.1 结构与外观耐候测试
模拟夏季高温暴晒,执行 40 个循环(等效户外 1.5 年)。测试后外壳色差 ΔE≤4(GB/T 16422.3),无开裂变形;按键按压反馈力变化≤30%(寿命≥8 万次),硅胶密封圈无老化收缩(防水等级保持 IP65)。针对金属支架,需检测防锈层附着力(划格测试≥4B),避免紫外导致涂层脱落。
2.2 光学系统稳定性测试
聚焦屏幕与镜头核心性能,同 40 个循环测试。屏幕透光率初始≥88%,老化后衰减≤12%,显示无偏色(色准 ΔE≤3);镜头无雾状老化(透光率衰减≤8%),录像画面畸变率≤2%(1080P 分辨率下),符合 ISO 4892-3 标准。

2.3 核心功能可靠性测试
全程让记录仪处于循环录像(1080P/30fps)与 GPS 定位状态。每 10 个循环检测:录像无丢帧(单次循环丢帧≤2 帧)、存储速度衰减≤15%(SD 卡),GPS 定位误差≤8m(无信号中断);主板电容无鼓胀(耐温 105℃以上),芯片工作温度≤70℃(高温照射阶段)。
三、测试流程与实践案例
流程:1. 初始检测:记录外观、光学及功能参数;2. 样品固定:镜头对准标准分辨率卡,接好线路;3. 参数设定:选择灯管、循环数及监测频率;4. 动态监测:每循环记录数据,异常实时报警;5. 结果对比:常温静置 24h 后复测,评估老化程度。
某品牌记录仪测试中,25 循环后出现 GPS 信号漂移、屏幕泛黄,排查发现 GPS 天线外皮抗紫外等级不足,屏幕偏光片无 UV 防护层。优化后换耐紫外 TPU 天线外皮、加镀 UV400 偏光片,40 循环后 GPS 误差≤7m,屏幕透光率保持 81%,满足户外使用需求。